工具软件的困境

这个话题改成「软件的困境」,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妥,但是船小好调头,从一个领域说起,总能更有说服力。平时写的最多,用的最多的就是工具软件,现在来分析一下工具软件的困境。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软件从一个专业领域的工具,飞入寻常百姓家,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。软件界的摩尔定律依然有效,曾经动辄上百万的解决方案,如今也能找到免费的替代品。而这些成熟的软件背后,是几百人在键盘面前的敲敲打打,软件的人力成本节节攀升,盈利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匮乏的盈利模式

软件的收费模式基本可分两类,一类贩售软件本身的价值,给软件一个定价,由人去下载,例如 App store 上的一票收费软件。另一类是贩售软件附带的服务,例如依靠购买会员,道具等虚拟物品盈利的网站。

上面这两类盈利方式都有局限性,第一类本身造就了一个很高的门槛,大部分人不肯为素未谋面的软件买单,而且这类软件如果能在自己的行业内做到占有量第一,也就意味着触到了天花板,难以发展新用户,老用户也不再买单,这时的出路就只有推出新产品或进行大版本升级,接下来造就的产品,要么华而不实,要么臃肿不堪。

第二类收费模式通常会带一个免费版,满足 80% 用户的需求,然后让另外 20% 用户为软件买单,养活所有的用户和开发者自己。这就很容易造成需求的失衡,为了追求「转化率」,开发者肯定优先考虑付费端的需求,对于大部分用户需要的功能则被「列入计划」迟迟得不到开发。开发者大部分时间在做的都是给需求排优先级,而忘了考虑软件本身的定位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软件刚面世时非常惊艳,迭代了几个版本之后却变得平庸。

固化的使用体验

工具软件如何从一并同僚中脱颖而出,使用体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。软件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去繁化简的过程,早期糟糕的软件培养了糟糕的用户习惯,例如常见的顶部菜单就是一个错误的存在,懒惰的开发者将所有的功能藏在菜单里面,让用户通过反复点击去寻找。如果当初的工具设计者能够合理的布置空间,用户使用软件的效率必能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。因为用户已经习惯了这种操作,往后的所有桌面端软件都沿袭了顶部菜单的模式,因为改变习惯需要冒较大的风险,体验好坏很难说的清楚,于是用户继续忍耐着打开一个文件需要点击 4 次的操作。

好在如今的移动端应用已经很少用到菜单模式,工具软件很容易在一个新的平台上面找到创新点,例如 Clear 就靠着方便的手势操作获得了大批拥趸。而到了今天,经过了大量 App 的锻炼之后,用户在移动端的使用习惯也已经固化,新的软件将很难再依赖使用体验来吸引用户。

难以满足的需求

关于工具软件应该是大而全还是专注于一个功能,一直难下定论。有意思的是,这个问题在国内外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派做法,在国外我们发现了很多小而美的工具软件,例如前面提到的 Clear, sunrise, paper 等,在国内知名的软件都是功能完备的,例如做支付的微信和做社交的支付宝,似乎每家都觉得能把自家的软件做成操作系统。

一个软件获得了一批种子用户,证明了这个软件的价值,也带来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需求。工具应用本身的目标是提高用户效率,而如果每个软件只能满足一个需求,用户就不得不在一大堆的软件中频繁切换来满足日常所需,这本身就非常低效。所以我认为工具软件迭代了几个周期之后,免不了加入很多不曾计划的功能,以至于同质化越来越重,竞争对手越来越多,想要脱颖而出,光靠软件自身的素质是非常难的了。

写在最后

如今想要盈利,开发工具软件实在不能算是一门好生意。固化的使用习惯,难以满足的个性化需求,都会让开发者入不敷出。然而市场依然在,需求依然强烈,仔细思考一下工具软件的未来,成为这个领域的黑马也未可知。

Comments